路振飞(1590—1647年),字见白,号皓月,曲周县东关村人。明天启五年(1625年)进士,官至右佥都御史,是明末著名大臣,抗清人士。吏部兼兵部尚书——路振飞来自微观曲周00:0016:17路振飞为人耿直,初任泾阳县知县时,正是权阉魏忠贤如日中天的时候,全国的官员没有不逢迎奉承他的。泾阳县所属的陕西省政府官员,想逢迎魏忠贤,要为其制作“生祠”,而且还要找个风水宝地,选中了泾阳县认为地脉好,风水强,最适宜制作。
但路振飞严辞振绝,表现“宁以开罪,祠不行建”,最终祠堂没有建成。退居在家的前吏部尚书张问达(泾阳人),曾经冒犯过魏忠贤团体,魏忠贤假传圣旨将他革职,并要求父母官员强迫张问达拿出十万银子用来资助军队。
把张家抄家后,以家产抵偿也凑不够数。张死后,陕西的巡抚还要求泾阳县继续迫害张家,路振飞很是同情张问达的不幸遭遇,居心拖延,置之不理,不久魏忠贤败落,张案得以平反。明崇祯四年(1631年),路振飞被朝廷授予四川道监察御史之职(御史是言官,如现在的监察局卖力弹劾大臣的非法行为和向天子举行谏言)。
他不畏权贵上疏弹劾首辅周延儒鄙俚奸险,结党营私。不久,路振飞又向崇祯天子上疏陈述时政的十大毛病:第一是“务苛细而忘政体”,即天子只苛求细小的事物而不体贴政体大事;第二是“丧廉耻而坏官方”,即许多官员糜烂不知廉耻,松弛了官方的名声;第三是“民愈穷而赋愈亟”,即黎民越来越贫困而钱粮却越来越繁重;第四是“有事急而无事缓”,即只追求连忙见到效果却不思量久远;第五是“知显患而忘隐忧”,即只看到眼下的矛盾而掉臂隐藏的忧患;第六是“求治事而鲜治人”即只要求做事的效果而很少思量到服务人的品性;第七是“责外重而责内轻”即对外官要求严苛而对朝官和宫内治理松散;第八是“严于小而宽于大”即只严苛要求很小的事物而并不体贴大事;第九是“臣日偷而主日疑”即大臣轻易而皇上多疑且对大臣不信任;第十是“有诏旨而无推行”即虽然有种种政令但不能很好的执行。
这些针砭时弊的良言上策,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时朝政的毛病,惋惜没有获得崇祯天子的真正重视。不久,山东发生军队叛变,路振飞弹劾总督刘宇烈、巡抚余大成、孙元化等人,并指责首辅周延儒“容隐之罪”。又弹劾吏部尚书闽洪学结党营私,结交权势,树立私人团体,导致吏治松弛,闵洪学不得不引咎告退。
朝廷欲任命南京吏部尚书谢陞为都察院左都御史,路振飞闻讯后,面见天子陈述谢陞的斑斑劣迹,最终没有启用谢陞。明崇祯六年(1637年)朝廷任命路振飞为福建巡按。福建省下辖建安县知县徐汝骅贪赃枉法,而且残酷地聚敛黎民,靠着行贿上级官员获得举荐。路振飞察知其贪污行贿的情形,在徐入见振飞时,命人剥下了他的官服,投入牢狱,上奏朝廷枚举了徐贪污非法的种种行为,最终徐被判放逐,有关涉案官员也受随处理。
肃贪之后,人心大快,福建政界民风为之改变。福建濒临东海,海盗很是放肆,其中以刘香为首的海盗势力强大,还多次勾通红夷人(荷兰人)向内地进犯,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,成为危害地方的一个毒瘤。为了剿灭刘香的海盗团体,路振飞悬赏千金,派遣游击将军郑芝龙、黄宾卿等一举全歼了这个放肆的海盗团体。崇祯天子十分兴奋,下诏给予路振飞加官一级,犒赏内库银币。
路振飞为人功太过明,赏罚严格。在任福任职之时,曾弹劾过巡抚邹维琏服务能力有限,要求撤职维琏的官职,被朝廷批准。待邹维琏增强了防范,打败了海盗,一连立下了劳绩,振飞又连忙上奏朝廷陈诉他的功劳,使邹维琏得以官回复职。
明崇祯八年(1639年)夏,朝廷要重新确定内阁辅臣人选,却没想到引起了朝臣内部的权力之争。路振飞上奏天子说,“枚卜圣典,使簧缘者窃之则不光”,意思是推举阁臣是一件很圣神的大事,那些用阴谋鄙俚手段取得的人是很不色泽的。其时周延儒已经被天子斥退,温体仁做了首辅,对路振飞的言论十分忌恨,寻机抨击他。不久,路振飞被调离出京,担任苏松巡按。
苏松巡按统领苏州、松江一带,这一带经济蓬勃,民生富庶,可是钱粮徭役很重。路振飞到任之后,斗胆革新,“以从便利”,破除了不合理的捐税,减轻了黎民的肩负,使那里的经济获得了生长。在任之时,还增强防卫设施建设,集资制作了狼烟台。设置公共墓地,解决了穷苦人没有地方埋葬亲人问题。
严处豪强犯罪行为,给节烈妇女平反冤屈等等。路振飞为官十分清廉,时刻为老黎民着想,为老黎民代言,受到苏州、松江一带黎民的感恩和尊重,被列为苏州的“名宦”。苏州府统领的常熟县有一个奸民叫张汉儒,受内阁辅臣的黑暗支持,向朝廷造谣举报钱谦益、瞿式耜(si)(钱、瞿都是周延儒、温体仁的政敌)为非作歹,崇祯天子命巡按逮捕他们两人,押解到北京还要治罪。路振飞上疏天子为他们举行反驳,说他们是受诬陷,是奸臣居心陷害。
温体仁便向天子进诽语,居心挑起天子对路振飞的恼怒,路振飞被官降三级,贬为河南按察使检校。不久之后,回到原籍曲周闲居。
路振飞在家乡居住的时候,时刻体贴曲周的人才教育事业。为了造就人才,捐资维修县学文庙,并在本村东关设立了一所义学,取名为“公善书院”。还出钱购置土地,收入当做义学的经费。
崇祯戊寅年、辛巳年,曲周两次受到入关清军的侵扰,路振飞辅佐曲周知县守卫城池,并变卖自己的家财夸奖守城士兵。他还建议挖开滏阳河,让河水围城,一片汪洋,清军无法靠近,曲周城得以保全。之后,入京为上林苑良牧署丞,太仆寺寺丞,又任光禄寺少卿。
崇祯十六年(1643年),朝廷提升路振飞为右佥都御使、漕运总督,驻守淮安。淮安是运河重镇,是首都北京和留都南京之间的咽喉要地。其时流寇势力十分嚣张,路振飞摆设精兵强将在淮河沿岸设兵防守。又在两淮之间,组织民团,招募乡勇,成为了一支达数万之众的劲旅。
这时明朝的福王、周王、潞王、崇王四大亲王因躲避李自成的闯军,同时逃到淮安,振飞一一给予接待。这时北京已经被李自成占领,明崇祯天子自缢殉国,但明朝在南方的统治还在,所谓“国不行一日无君”,路振飞置信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,主张“伦序当在福王,宜早定社稷主”。随后福王朱由松在南京即位登位,这就是南明弘光王朝。
原明朝河南副使吕弻周投降了李自成“闯军”,被封爵为节度使,进士武愫也投降了“闯军”,被任命为防御使。李自成让他们去徐州、沛县等地招抚明军,遭到了陆振飞的顽强反抗,将吕弻周和武愫生擒活拿。一时之间,两淮地域成了南明政权抗击闯军和清军的最前线,“江淮保障,屹如金汤”,很是的结实。
弘光元年(1645年)五月,南明弘光王朝的执政马士英努力培植私人势力,想重用他的亲信田仰,便托故把路振飞撤职。此时,路振飞的母亲去世了,应回原籍守孝,可是家乡曲周已经陷落到李自成军“闯军”手中,关外的清军也大肆进入内地,基础没有措施回到原籍,无奈之下路振飞只好暂时居住在江苏苏州,厥后江南大部门地域被清军占领后,路振飞退居洞庭山,等候时机继续报效明朝。路振飞担任漕运总督时,有一次去凤阳拜谒明祖陵。
其时唐王朱聿键被圈禁在皇陵的牢狱之中,被看守皇陵的太监千般荼毒,生活过得十分难题。路振飞上疏朝廷,请求宽免,南明弘光登位之后公布大赦,唐王得以出狱。南明弘光二年,清军攻陷南京,弘光王朝覆灭。唐王朱聿键在福州挂号称帝,建设了隆武政权。
因路振飞与唐王有恩,唐王加封他为都察院左都御史,并下诏特谕,“守困恩官路振飞,非仅一时豆粥麦饭之恩,察访莫遇,昼夜为思。能访致者赏千金,与五品京官。
”路振飞得信后,星夜兼程,半路上就被隆武天子任命为太子太保、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、文渊阁大学士。路振飞抵达福州后,隆武天子让路振飞入阁服务,并设御宴招待,宴席一直举行到夜半时分,唐王亲自“撤烛送归”,并解下腰间的玉带赏给路振飞。唐王朱聿键一心想恢复明朝在全国的统治,经常责备臣下怠慢疏忽。为此路振飞进言说,“上谓臣僚不改因循,必致败亡。
臣谓上不改操切,亦未必能中兴也。上有爱民之心,而未见爱民之政;有听言之明,而未有听言之效。喜怒轻发,命令屡更。
见群臣庸下而过于督责,因博鉴史书而务求明备,凡上所长,皆臣所忧也”。他的言论都是切中时弊的建议,但因唐王受制于郑芝龙等福建当地实力派,许多事情不能自主,政令不通,隆武政权也只是委曲维持而已。清顺治三年(1646年),清军占据福建北部重镇仙霞关,唐王朱聿键败走汀州,路振飞还没来得及遇上,汀州失守,唐王被杀。
路振飞“走居海岛”,避居在福建东山、厦门、金门等地,到现在这些地方还留有许多他的碑刻遗迹等。清顺治四年(1647年),应南明永明王朱由榔之召,路振飞一路流离失所,历尽千辛万苦,前去投效,在路上因悲愤而身染重病,在广东顺德县陈村病逝,没有实现恢复明朝的志愿。路振飞死后,埋葬在洞庭东山,没有回葬曲周。路振飞能文善诗,著有《两按摘略》、《抚漕奏议》、《非诗草》、《三树斋语录》、《白玉斋稿》等,部门著作散失无考。
本文关键词:「,曲周,故事,」,讲述,历史,名人,吏部,兼,路,Manbetx万博狼队官网
本文来源:ManBetX万博全站app-www.huiweimx.com